【乡村振兴】乡村振兴促进法来了,农村群众将获得哪些法治“大礼包”?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11日 17:42:28 浏览量:25336月9日,司法部与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举办“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新闻发布会。司法部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局和律师工作局相关负责人、国家乡村振兴局政策法规司负责人在会上通报了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图为“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新闻发布会现场。摄影 李光印 王建军
未来乡村地区的群众将获得哪些实惠?
一起来看详情!
公共法律服务网络覆盖城乡


依法有序扩大法律援助范围
“维护外来务工人员合法权益始终是我们关注、群众关心的一项重要工作。”施汉生介绍,下一步,司法部将进一步巩固“法援惠民生”品牌活动成果,持续开展这一活动。
一是突出“三类”服务对象。推动将涉及农民工和农业生产经营人员切身利益的劳动争议、土地纠纷、养殖种植、环境污染等事项纳入法律援助补充事项范围;对农村高龄、失能、失独、空巢老人,留守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留守妇女和重度残疾人,探索免予经济困难状况审查;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因病因灾致贫户,主动与相关部门研究政策,实现应援尽援、应援优援。
二是创新“三办”工作方法。推行"优先办、重点办、协作办”,做到法律援助服务高效化、便捷化、可及化。在乡村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开辟“绿色通道”,对“三农”案件实行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优先办理,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等受援人提供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对符合司法救助、社会救助的受援人,主动引导并协助其向办案机关和民政部门申请相关救助。
三是推广“三项”精准服务。加强法律援助与公证、司法鉴定工作衔接,引导公证和司法鉴定机构依法为受援人减免公证费、鉴定费;深化“法援惠民生 助力农民工”活动;鼓励引导更多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参与法律援助工作,组织实施“1十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项目、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法律援助项目,开展“法援乡村惠民生"活动,为中西部地区乡村群众提供优质法律援助。

开展乡村企业“法治体检”

协会通知
更多- 关于征集开展“3·5”学雷锋全国农技协助春耕科技志愿服务联合行动宣传材料的通知
- 关于开展“3·5”学雷锋全国农技协助春耕科技志愿服务联合行动的通知
- 关于召开广东省农技协校协企合作 暨产教融合产学研创合作研讨会(兴宁)的通知
- 关于征集2025年第二批广东省农技协智库成员入库的函
- 关于2024年广东省农技协科技志愿服务先进 集体及优秀科技志愿服务者名单公示
- 关于对基层农技组织及会员企业开展职称认定需求调研
- 广东省农技协2025年乡村振兴系列活动预通知
- 2025年广东省农技协第一批智库成员入库名单
- 2025年广东省农技协第一批智库专家入库名单
- 关于2025年第一批广东省农技协 标准化专家库专家拟入库名单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