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资讯】深耕“试验田” 勇当“探路者”
发布时间:2020年06月17日 09:53:12 浏览量:2091杨凌视察时,向园内农业“创客”们寄语,鼓励他们“插上翅膀、飞向全国、走向世界”。两年来,杨凌示范区不忘总理的殷殷嘱托,积极为推动园区“双创”工作高质量发展努力探索,不断推进。杨凌创新创业园通过集聚创新创业资源,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吸引孵育“创客”创新创业,发挥了产业园在农业科技创新创业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模式,为怀揣梦想的创业者和初创企业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开放式综合服务平台。
同时,通过实施现代农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推进大学生、科教专家、返乡人员等在农业领域创新创业,提高生产经营组织化水平。大力推进不同形式的创业孵化载体建设,鼓励多渠道、多领域、多层次的现代农业合作发展,将产业园打造成为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的“双创”孵化区。
三产融合 让产业园“智造”多点开花
一株葡萄,经过种植、加工、销售、参观等环节,就完成了从普通水果到具备观赏价值的商品的转变。这一套完善的流程并不是杨凌锦田合作社独一无二的秘诀,而是杨凌示范区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以农业为基础,以旅游为核心,融合农业生产、观光旅游、文化体验、科普教育、娱乐餐饮、休闲度假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特色农庄的一大举措。
近年来,产业园不断利用科技手段给农业穿上“现代”外衣、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基础农业发展中融入“深加工”和“旅游服务”的新元素,发展休闲旅游,带动特色农产品销售,将果蔬优质产品资源优势、要素优势转为市场优势和竞争优势,形成了一二三产业相互渗透融合的新型产业业态。
目前,产业园已实现总产值38.65亿元,主导产业总产值27.4亿元,主导产业占比70.9%。农产品加工产值高出农业总产值3.22倍。其中,园区科技成果转化率达75%,形成“12534”标准化新模式,推广“3+2”生态化新技术,减药、省水、省肥60%-80%,有212家新型经营主体入园,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9952元。(记者 胡明宝)
来源:农民日报
协会通知
更多- 关于征集开展“3·5”学雷锋全国农技协助春耕科技志愿服务联合行动宣传材料的通知
- 关于开展“3·5”学雷锋全国农技协助春耕科技志愿服务联合行动的通知
- 关于召开广东省农技协校协企合作 暨产教融合产学研创合作研讨会(兴宁)的通知
- 关于征集2025年第二批广东省农技协智库成员入库的函
- 关于2024年广东省农技协科技志愿服务先进 集体及优秀科技志愿服务者名单公示
- 关于对基层农技组织及会员企业开展职称认定需求调研
- 广东省农技协2025年乡村振兴系列活动预通知
- 2025年广东省农技协第一批智库成员入库名单
- 2025年广东省农技协第一批智库专家入库名单
- 关于2025年第一批广东省农技协 标准化专家库专家拟入库名单公示